扬州第八届“公交车长关爱日” 系列报道①我与公交的温暖羁绊
2025-05-14 15:22:12 来源:客车网

  【编者按】十年,车轮丈量过城市发展的轨迹;十年,方向盘转动着平凡生活的温度。在扬州街头穿梭的公交上,有这样一群人——他们以车厢为家,用坚守书写城市动脉的律动;他们与星辰为伴,用温情守护千万乘客的归途。今年5月20日,扬州第八届“公交车长关爱日”如期而至,这不仅是对城市摆渡人的暖心致意,更是聆听交通脉搏的珍贵契机。

  自本期起,集团特设“我与公交的十年”专栏,透过他们十载寒暑的车辙印记,读懂方向盘上雕刻的岁月年轮......

一分公司车长 史健

  握着方向盘,看着车窗外扬州的梧桐树抽新芽、落黄叶,我常常觉得,这辆公交车就像一个移动的家,载着形形色色的人奔赴生活,也承载着我近十年的青春与热爱。

  记得那个闷热的夏天,我正式成为扬州公交集团的一名车长。第一次把29路公交车缓缓驶出场站时,手心全是汗。这条线路串联着景区、商圈、居民区、校区,路况复杂,早晚高峰更是“考验场”。我每天凌晨5点不到就往场站赶,检查轮胎、灯光、制动系统,反复确认车辆状况。刚开始,我总怕自己手生,连累乘客迟到,后来才明白,稳得住方向盘,更要稳得住心态。

  这些年,最骄傲的就是保持了“零违章、零事故、零投诉”的记录。这背后是数不清的付出。记得有次大雪天,我提前两个小时到场站,除霜、铲雪,还特意在车厢台阶铺了防滑垫。那天一位老奶奶上车时直夸:“小伙子,坐你的车踏实!”这句话比任何奖励都让我暖心。为了给乘客更好的服务,我利用休息时间走遍扬州大街小巷,把景点、酒店、商场的换乘路线都记在本子上。现在乘客一问,我都能像报菜名似的准确应答,大家笑称我是“活地图”,其实这不过是干一行、爱一行的本分。

  公交车厢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。有位坐轮椅的大爷每周都要坐我的车去医院复诊,我总会提前帮他固定轮椅,到站再小心推他下车;有位姑娘备考时总在车厢里背单词,后来考上大学,还特意送了我一束花;还有无数个清晨,听着乘客们讨论着家长里短,我就觉得自己不仅是司机,更像是这座城市的“摆渡人”。这些温暖的瞬间,让我坚信这份工作的意义。

  十年来,扬州公交的变化翻天覆地。从油气混动车到纯电车,从纸质调度表到智能管理系统,每一次更新都让我感受到行业的进步。2023年古城微巴开通时,我主动报名,带着老年乘客体验线路。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容,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不仅是在开车,更是在传递城市的温度。

  现在,我还有个新身份——“史健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的带头人。带着年轻车长们钻研驾驶技巧、优化服务流程,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,这种传承的感觉特别好。我们还常去社区开展志愿服务,教老人使用智能公交,帮居民规划出行路线。有次活动结束,一位大爷拉着我的手说:“小史,你们公交人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!”

  三千多个日夜,我的职业生涯早已和扬州这座城市血脉相连。方向盘上的纹路磨平了又加深,见证着我从青涩到成熟。未来,我还会继续握着这方向盘,在熟悉的道路上前行,用安全和温暖,载着更多的人驶向幸福的那一站。

分享到:
阅读量:5
感谢您的建议和支持,我们会尽快回复您!
延伸阅读

请登录后再收藏!

去登录

已收藏
取消收藏